我喜歡由經濟、法律與文化不同場域的複雜互動,檢視古今中外人們如何在強大的結構制約之下仍然出乎意外的產生「私利」與「公利」之間的相互協調,這是我喜歡閱讀與觀察的歷史故事,請同好們批評指正。
2012年10月23日
全球史視野下的「行會」研究:轉寄EUROPEAN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LEGAL HISTORY: CALL FOR PAPERS: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aft...
「行會」(guild)是影響中國商人團體史研究超過百年以上的歐洲史議題,但現今已較少學者注意。不過,近十多年來,歐美史學界開始更加認真地重新評價「行會」,並對歐洲以外地區商人團體歷史可以如何與歐洲情形相互比較,顯得頗為重視。行會,不再只有過去那種評價負面的「歐洲型」,也有等待更多討論的「全球型」;在此趨勢下,中國歷史上的「團行、編行」以及「堂、幫、會」,還有「會館、公所、公會、郊」等等不同名稱的商人團體,或許也正等待有志者再做新探究。現在,一個新的行會史國際會議,也正在召集當中:
EUROPEAN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LEGAL HISTORY: CALL FOR PAPERS: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aft...: What :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aftsmen and guilds in th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 Where : 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When :..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